密闭防潮管理工作一般按照密闭准备、实施密闭、监控及处置和结束密闭四个阶段进行。
密闭准备。在每年的潮湿季节开始之前(即干燥季节结束之前),按照上述密闭防潮基本要求的内容认真做好密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渗漏水的有效治理,解决设备和管线渗漏水问题;二是各种防潮密闭门的设置或维修;三是各种防潮密闭器材的准备或维修补充;四是封堵或检查穿墙电缆线孔、天馈线孔口;五是区域和局部隔离区划定与隔离器材准备或区域调整与器材准备;六是放空给水管内的存水、马桶箱内存水和各种容器内的存水,引排和清除积水;七是地沟和盖板的固定和防潮密闭处理或检修处理;八是各类设备设施的维护运转与检修;九是设置温湿度监控系统。
实施密闭。在每年干燥季节即将结束之前,当工程外部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时,组织对坑道工程实施密闭防潮管理,即利用既设工程设备、防潮密闭设施、制式器材和其它简便器材,对人员出入口、通风口、进排风管口、天馈线井、水库、水池、地沟建筑排水、地漏口、卫生间与排水排污连通口等进行封闭和密闭隔离,直至潮湿季节结束。
监控及处置。在实施密闭期间对工程内部湿度情况进行监测,发现湿度超标情况及时派人进入工程进行处置。大型人防工程密闭期间,通常不再定期开启内部设备,以达到节省机械小时和维护费用的目的。这一期间,利用湿度监控系统随时掌握内部湿度变化情况,详细记录数据并作为次年解决内部湿源的依据。当发现某个部位湿度发生明显升高变化时启封工程进入检查,及时进行处置,个别湿度不易控制的位置可设置移动式小型除湿机进行小范围的自控除湿,一时难以处置的作临时隔离处置,待进入干燥季节启封工程后再行处置。
结束密闭。在潮湿季节结束之后,当工程外部空气相对湿度小于70%时,解除防潮密闭,实行清洁式通风,即启封工程,撤除上述的封闭和密闭隔离措施。打开各种防护门、密封门等封堵设施和器材,实行自然通风并转入正常